首页 > 教育

慈溪打造沪甬人才合作示范区

教育 09-19

  走好先手棋 搭建大平台 争当排头兵

  慈溪打造沪甬人才合作示范区

  一年又一年,再创新主题。今年的“上林峰会”大打“湾区”牌,唱响沪慈合作主旋律。在今天举行的集中签约仪式上,慈溪市人民政府将分别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慈溪市委人才办与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市科技人才发展中心)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还将举行沪慈两地科技新生力量共同体成立仪式。

  “未来通苏嘉甬跨海铁路通车后,慈溪将直接纳入上海都市区‘半小时交通圈’,真正实现沪慈两地同城效应,沪慈合作前景更加美好!”前来参加这次“上林峰会”的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副会长刘宣勇接受记者采访时十分感慨地表示。他带领的项目团队获得慈溪市5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2016年4月推动成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医用金属材料分会慈溪服务站,当年11月与广慈医疗器械共建联合实验室,去年广慈列入宁波市生命健康重大科技专项。

  当前,慈溪正站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省推进大湾区建设、宁波前湾新区规划建设的叠加风口。抢抓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明确接轨上海重点方向,率先编制《慈溪市全方位接轨上海五年规划(2017-2021)》,大力实施接轨上海六大工程,全面推进与上海临港的战略合作,加快建立合作产业园、人才飞地等创业创新平台。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谈到如何争创沪甬人才合作示范区时表示,要牢牢把握“服务宁波、接轨上海,建设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工作重心,聚焦创新人才等重点领域,主动谋划、率先突破,积极搭建各类沪慈人才对接合作平台。

  架起了一座政企联动协同创新的“跨海大桥”,探索出一条共赢共享的“科创在沪、生产在慈”的科技产业化模式。走出去,主动对接上海科创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去年11月初成立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慈溪服务驿站,有效促进两地涵盖人才、仪器、机构等科技创新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上来。目前,正围绕“GES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在慈溪人才评审中的应用、依托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数据库帮助慈溪建立重点产业的“人才地图”和“引才目录”等课题,进行紧密沟通。今年3月中旬,慈溪(上海)科创飞地全面启动,这一“在上海孵化、来慈产业化”的“飞地”,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虹桥丽宝广场,将“隔海往来”转为“立足虹桥”,目前项目一期建设已经完成,投入正常运营。项目二期正在筹划与建设中,预计2019年12月份投入使用。

  筑巢引凤,打造研发平台,抢占发展高地。作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布局的“首笔”大手笔,由该分院与慈溪市共建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慈溪应用技术和产业化中心新址今年初投入使用。根据该分院与我市最近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引进孵化12项以上技术成果、引进和培养总人数150人以上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队伍、培育5家高新技术企业。早在2013年全国县市区率先引进中科院两大平台——中科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和中科院宁波工研院慈溪医工所,由慈溪市政府分别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和中科院宁波工研院合作共建。边建设,边运行,与我市医疗器械行业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目前已引入项目团队9个。今年以来,在可降解镁合金、纳米外科植入性新材料、应用于颅颌面外科手术方面有新成果。

  既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构建交流合作双向互访机制,源源不断把上海科技、人才资源转化为慈溪制造竞争力,让沪慈两地从“双城记”走向“同城记”。

  一方面,走出去“上门当学徒”,去年来先后选派8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松江科技城、上海科委等单位挂职锻炼,组织37名教育医疗专家赴金山教育学院、上海华山医院开展业务培训。走出去“开门做掌柜”,赴上海开展人才政策推介和校企对接活动20余场次,邀请20余所大院名所来慈考察交流,以政策为载体,定向招引在沪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三大智库”聚乡贤反哺家乡,成立了以上海高校联盟为代表的“青春智库”、以环湾政产学研联盟为代表的“环湾智库”和以关爱家乡上海顾问团为代表的“专业智库”,成功集聚在沪慈溪籍人才近1000人,包括院士3人,教授、博士以上400余人,涉及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同时,慈中上海校友会、商会也积极参与,组织校友、企业家赴沪或来慈参加对接交流活动,去年来共接待回乡考察人员1000余人次。成立湾区服务家乡工作站,为在外人才反哺家乡搭建平台,首批进驻专家23名,结对企业43个。还成功举办世界慈商大会、沪上人才“家乡行”等活动35次,促成慈溪籍院士魏敦山与宁大科技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与环创中心等精准对接服务近30项。

  另一方面,彰显“吸附效应”,承接“溢出效应”。近三年,慈溪共吸引470名上海高校毕业生来慈发展,已有5名上海“国家特聘”“国家特支”专家和7名高端人才来慈溪创业创新,当年度申报“上林英才”计划13个、落地3个,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发挥承接“溢出效应”,紧扣慈溪“3+3”产业导向,成功获取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汽车配件等领域项目信息百余个,与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临港集团等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达成各类产业化转移合作意向40余个,涉及投资近70亿元。

  周巷图书馆:市民温馨的“第三空间”

  家、书店、图书馆……哪一处是你心中最中意的阅读空间?周巷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刚刚被评为宁波市乡镇(街道)首个五星级公共图书馆的周巷图书馆。

  周巷图书馆作为浙江省最大的乡镇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藏书量约12万册,阅览座位178个,每年新增图书约5000册,每年接待各类读者6万人次以上。“到镇图书馆去!”也成为周巷人一种时尚的文化生活方式。

  如今,当市民走进镇图书馆,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地方。每到周末,这里的“主力军”便是学生,去图书馆充电成了学生、阅读爱好者的选择。从2013年运行至今,已有4200余位市民注册成为该馆读者。

  图书馆内,少儿馆、成人馆、电子阅览室、舞蹈排练厅、视听共享厅、展览厅、公共文化配送中心等区域分门别类。在各个功能空间里,读者可以找到不同的乐趣。

  那么,如何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些阅读空间,该图书馆进行了探索。“我们打破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开辟出实体书阅读和体验式阅读这两种模式。”该图书馆副馆长莫郦娜介绍道,目前体验式阅读的活动很多,读者反响较好,正在逐步常态化。“我们设置了不同的体验阅读活动,比如邀请一些生活达人在体验区现场教学木工课、服装课等,让读者在动手中学习。”

  如果你还认为公共图书馆仅仅是借书、看书的地方,那就落伍了。该图书馆在拓宽服务内容时,在公益文化活动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为读者打造体验式的阅读。

  爱心义卖、公益书画影展、绘本实验课……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公益阅读推广活动接连不断,吸引了近2万人参与。新颖的活动、灵动的形式可谓有声有色,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在周巷图书馆公益服务一览表上,记者看到,图书馆与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共同举办或者将要举办的活动就有:“阅读之星”评选、“书香致远”争做小馆员、绘本故事图讲、“全城共读半小时”读者联谊等十多项。以“热爱阅读,快乐学习”为理念,周巷图书馆正努力让阅读温暖人心。2016年,周巷图书馆入选由省图书馆学会和浙江图书馆联合评出的“浙江省读者最喜爱的乡镇街道图书馆”榜单。2018年,浙江省书香城镇系列推选活动中,图书馆副馆长莫郦娜被评为浙江省“书屋优秀管理员”。

  共享和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丈量社会文明、检测精神厚度的最合适的公共空间。如今,周巷镇周边的百姓不仅能在周巷图书馆享受到阅读的便利,而且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服务还让他们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周巷镇广泛开展各类以“书香满园”“品评书香”“图书漂流”等为主题的活动,不仅让书香弥漫周巷,更让市民素质得到提升。

  周巷图书馆,正逐渐成为周巷人除家庭和工作场所以外的“第三空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慈溪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慈溪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慈溪在线-让世界了解慈溪

今日慈溪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Powered By 天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