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让“老漂族”少点漂泊感多点归属感 每月8日,和孤寡老人有个约定

文学 10-17

  让“老漂族”少点漂泊感多点归属感

  买菜、做饭、带孩子……这些被人们称为“老漂族”的随迁老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做着几乎一样的工作。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10月9日《北京晚报》)

  所谓“老漂族”,就是指那些为了照顾子女而不得不从家乡暂时移居城市,跟随子女一起生活的老年人群体。在很多人看来,跟随子女进入城市,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能享受到一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不是好事吗?但这只是事情的一面,还有一面却充满了无奈、心酸与苦涩。很多“老漂族”从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乡到了陌生的异乡,好像一棵大树被人连根拔起一样,往往会遭遇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生活习惯差异等等问题,导致难以融入当地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孤独、寂寞就构成了“老漂族”精神世界的主要内容,很多人甚至到了精神抑郁的程度。

  进城的“老漂族”,首先面临的是融入子女家庭的问题。因为城乡差异、生活习惯、个人性格等等,矛盾和心结总是难免的。而随着时日的推移,好不容易融入了子女的家庭,他们又面临融入城市生活的难题。公交、地铁不懂怎么乘坐;公园不是本地人不给免费进;生病了医院不能异地报销医保;连去菜市场买个菜,都可能因为语言不通而困难重重。所有这些,就如挡在进城“老漂族”面前的一道道屏障,让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倍感艰难。

  即便面临种种不如意,但是站在人伦亲情的角度,老年人也无法做到“说走就走”,扔下儿女不管,毕竟子女要忙于工作和事业,如果自己甩手就走,孙辈们由谁来照顾?为此,很多老人都把进城帮子女带孩子形容为被判了“有期徒刑”,只有等孩子上学了,自己也就“刑满释放”了。此刻的无奈之情,可见一斑。

  既然“老漂族”的出现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那么我们只能客观面对,从各种角度和层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消除他们的漂泊感,让他们在帮助子女的同时,也能够安享晚年。首先站在子女的角度,要让老人体会到家庭“主人”的感觉,而不能把父母当成了照顾孩子、买菜做饭的保姆,当与父母在教育子女、生活习惯上出现差异的时候,多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尊重他们的意见。与此同时,遇到比较长的假期,也要学会给父母“放假”,让他们回到家乡去纾解乡愁,以解相思之苦。

  每月8日,和孤寡老人有个约定

  “节目很精彩,大伙都看得懂,而且喜欢看。”“每月固定一次,大家都很高兴,期待下个月的8日……”近日,市社会福利院里热闹非凡,老人们边看着台上的节目边高兴地这样说道。原来,慈溪爱心彩虹志愿服务队正在这里开展文艺慰问活动,他们为老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歌舞节目,让老人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现场,活动还没开始,活动室里就坐满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有的结伴而来,有的坐着轮椅过来观看,静静地等待着节目的开始。开场舞《我和我的祖国》拉开了活动序幕,紧接着10多个文艺节目轮番上场,有男声独唱、越剧、姚剧、女声独唱等。

  文艺演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表演。65岁的冯师傅说,他在这里已经住了好多年了,志愿者每次过来,待人说话很亲切,自己也每次都来看他们的节目。80多岁的潘奶奶说,今天志愿者们不仅送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还向他们每人赠送了茶杯,以及精美的糕点,老人们看得认真,吃得有味,别提有多开心了。

  爱心公益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群可爱的志愿者。爱心彩虹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孙珍华说,他们来社会福利院开展公益活动已连续第八年了,不管刮风下雨,每个月都会过来一次,雷打不动。在这里,大家有不同的才艺,愿意展示自己的文艺特长,而且每次来表演还会带上日用品和食品送给老人,希望爱心活动能为老人们带去欢乐。

  “今天总共来了30多个志愿者,很多老人都认识,彼此成为了朋友。”市社会福利院相关工作人员陆逸说,这支志愿服务队每月8号都会过来举行爱心公益活动,有时还会邀请其他社会公益团体。每月8日的约定给了老人一个期盼,充实了这些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慈溪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慈溪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慈溪在线-让世界了解慈溪

今日慈溪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Powered By 天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