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横河中学 一群古稀老人50年后再聚首

文学 10-11

  天南地北齐聚一堂 共忆当年青春岁月

  一群古稀老人50年后再聚首

  

 

  横河中学65届二班老校友合照。 ■摄影 全媒体记者 杨峻达

  “翠屏山下,七星桥边,是我们美丽的横中校园,桃李争艳,芳草铺茵,一年四季都是春意盎然……”伴着广播中的横中校歌,一位位来自天南地北的银发老人来到横河中学的校园。望着簇新的校舍、整齐的教室,原校址上的风物与记忆中的学校慢慢重合,一幕幕熟悉的情景涌上了老人们的心头。

  南校门口挺立的两株柳树,让横河中学65届二班的胡钊仙特别感慨。50多年前,莘莘学子们在教室中推窗便可望到东横江畔这两株葱郁的柳树,如今,离家多年的学子们带着两鬓银发回到母校,南门的柳树仍不改当日的青葱。

  9月21日,横河中学65届二班、67届一班的校友再次回到母校齐聚一堂,看着50多年未见的同窗们,老人们感慨良多。

  50多年后

  古稀同学再聚首

  毕业后的同学们散作了满天星,想让身在天南地北的同窗好友们再聚首,难度不小。身为67届一班同学会筹备组一员的胡孝华对此颇有感触。“想和同窗们再次来到母校相聚的主意是当初我们几位留在慈溪尚有联系的同学聚会时提出的。想借着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再看看母校的模样。但50多年后想再联系上当初的同窗,确实费了不少工夫和周折。”胡孝华向记者讲述道。

  67届一班的同学们离开母校后多数留在余慈地区,这些同学虽然同处一地,联系起来却也并不容易。经过半个世纪后,许多同学的住址与联系方式都已更迭,想要再次取得联系,胡孝华只能采用最麻烦的方法——挨家挨户询问。“很多同学都是一个个电话打过去的。一些本来失去了联系的同窗,在向其他同学了解的过程中慢慢获得了联系方式。我就像拉着渔网的这一头,一个一个电话,慢慢和同学们搭上了联系。除了能联系到的,还有一些同学没有找到联系方式,我们只能通过公安网寻找住址,一家家走访。”一个月的时间里,古稀之年的胡孝华骑上电瓶车奔波在余慈的街头巷尾。

  半个世纪后,和本地的同学相聚不易,想和一些离乡许久的同学联系上更是难上加难。在67届一班的聚会上,现居哈尔滨的退伍飞行员陆宝岳发来了一段带着浓浓乡音的祝福视频,令在座的老人们不禁又忆起了当初上学的青葱岁月。胡孝华说,能收到陆宝岳的视频来之不易。“陆宝岳和我们分别后参军入伍,之后辗转到哈尔滨成为了飞行员,一直住在那边。我们和陆宝岳的联系慢慢就断了,问了所有同学都没有联系方式,实在联系不上。”正在胡孝华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陆宝岳的哥哥的女婿也居住在余慈地区。凭着这条线索,相隔50余年未见的老友们终于通上了电话。

  回忆起联系上同窗们的经过,胡孝华表示,这是同学会中令他感触最深的地方。与老同学们取得联系的过程,像慢慢翻开一本陈旧的相册。“和外省的同学联系,一个个电话打过去,有时候对面一接起来,一口浓浓的乡音,我就知道找对人了。隔着电话聊起来,脑海里只有以前模糊的面庞,但一聊起当初上学的经历,大家的记忆马上就鲜活了起来。”

  叙校园课堂

  忆往昔今朝

  一间明亮的会议室内,横河中学65届二班的30多位古稀老人济济一堂。从初次会面的惊喜、激动,再到落座后畅谈的唏嘘不已……再次坐在横河中学的教室中,阔别多年的老友们有满腔的话语渴望倾诉。当初奔走追蝶的赤子,如今都已两鬓斑白;当初持着教鞭站在三尺讲台的老师,如今也已佝偻了身躯。回忆起曾经共度的校园时光,倾诉起今朝的晚年生活,老人们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还记不记得有一天下午上课的时候你发高烧,我和杨侃之一起用担架把你送去横河医院。从学校南门,走过七星桥穿过东横河,四里路我和侃之走了20分钟。那个时候的担架只能用竹子、绳子、被单简单穿起来,你还差点滑了下来。”再次遇到徐云珍,从深圳特地赶来的胡华君一下子勾起了当年的回忆。

  而在原校址上矗立的新校园也令到场的老人们为之动容。在操场上漫步,在“槽底”池塘边休憩,在学校南门东横江畔碰面,许许多多的场景、片段仿佛一一在新校园中重现。“看到它们,就会忍不住想起当初上学的情境。在操场打篮球、带着饭菜去食堂蒸饭,和同学跑出南门,一幕一幕就像在昨天一样。”67届一班的胡仲光忍不住感慨道。

  横河中学校长杨巍介绍,横河中学是目前市内仅剩的一所未改迁的市属高中。60余年的办学过程中,横河中学校园的翻新、扩建都在原校址上进行。老人们当初学习、生活的池塘、江畔,虽然经历了修葺,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方位与模样。“学校经历了多次改制、改名,从初中到高中,到职高,到综合中学,再到如今重新回归普高。新的校舍在原校址上越建越新、越建越好,老校友们的到来见证了学校与教育的共同发展。此次借着老校友联谊会的契机,学校决定收集老校友们的资料,修建并完善校史陈列室,希望能与各届校友们一同推进学校的发展。”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在童勤儿的婉转的笛声中,徐云珍与陈彩娣一同唱响着这首《红梅赞》。一曲未完,教室中的老人们纷纷拍着拍子加入了合唱,悠扬的歌声在校园中久久回荡,时光仿佛又定格在了当初青葱、美好的横河中学课堂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慈溪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慈溪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慈溪在线-让世界了解慈溪

今日慈溪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Powered By 天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