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青瓷水盂(唐代) 青瓷执壶(五代)

文学 07-22

  青瓷水盂(唐代)

  这件唐代水盂高6.5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4.1厘米,1979年出土于雁门邱王。水盂呈扁圆形,圈足,盂身上部似器盖。顶部置小盘口状圆形管,一侧开形流,釉色青泛黄。

  水盂是文房用具,盛水以备磨墨之用,是古人读书写字不可或缺的工具。水盂最早出现于三国东吴时期,一直沿用到宋代。到唐代早期演变成敛口、鼓腹、假圈足的形状。至中期演变成平底水盂,腹部往往画4条直棱线。进入晚期,水盂的形状较多,有圈足水盂、平底水盂、四足水盂等。此件水盂造型奇特别致,在唐代极为罕见,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

  上林湖越窑青瓷的釉色大多数呈青黄或青灰色调,真正的“青”色并

  

1129889033.gif

 

  不多。从唐代早期的标本来看,釉色有青灰、青黄和淡青。到唐代中期随着装烧技术的长足改进,大量采用匣钵装烧,釉色以青、青黄、青灰居多,早期的釉层不均匀、无光泽感、透明度不高的状况不见了,而代之以均匀透明、光泽感强的釉层。唐代晚期的釉色以青黄、青灰、青泛黄为主,还有少量的青、青绿釉。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代秘色瓷的釉层光亮、滋润、柔和,呈半透明状,是一种真正印证了唐人描绘的“千峰翠色”的青绿色釉。而这只小巧玲珑的唐代水盂的釉色呈上林湖地区青瓷典型的青中泛黄色调。

  青瓷执壶(五代)

  1985年1月在东安乡洪家出土的这件五代执壶,高14厘米,口径4.7厘米,底径7.5厘米。壶直口,腹部圆鼓,肩腹部置圆形长曲流和一高曲把,釉色青灰,光泽滋润,线条饱满,造型简朴,端庄稳重。

  

1129889136.gif

 

  执壶又称注子,是一种盛酒器。执壶出现于唐代中期,到了晚期,壶的种类增多,有喇叭口壶、直口壶、侈口壶、长颈壶、短颈壶、筒颈壶等。腹多呈瓜棱形,流呈多棱,把为扁带状,釉色以青黄居多。其造型基本上沿着两种形式演变:一种颈部渐高,腹渐瘦长,作瓜棱形,流变长;另一种为颈部渐高,腹渐圆,流变长,式样更加优美。五代时期,执壶的造型与晚唐时期有较大的变化,腹部浑圆,流呈圆形弧曲。到北宋时期,执壶的样式较多,有侈口鼓腹圈足、直口鼓腹圈足、喇叭口鼓腹圈足、喇叭口深腹圈足、直口弧腹卧足等,常见腹部有刻画花装饰,花纹有牡丹纹、人物纹、双线瓜棱纹、云纹和卷草纹等,纹饰清晰,线条流畅,造型端庄秀丽,颇具典雅飘逸之美。

  

1129889146.gif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慈溪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慈溪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慈溪在线-让世界了解慈溪

今日慈溪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Powered By 天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