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90后小伙的竹编情怀

文学 09-11

  在许多人眼里,传统竹编总是与背篓、簸箕、扫帚、凉席、菜篮子联系在一起的,是曾经生活的烙印,是童年记忆的一角。如今,寻常百姓家中林林总总的器皿已渐渐被塑料、不锈钢、陶瓷品所取代,竹编制品慢慢退出了生活舞台,从中悄然溜走的还有缝隙里的乡愁。

  蒋薛亮是位90后小伙子,年轻的脸庞很难与传统的竹编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位看似佛系的青年却对竹编技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说,传统的老物件里潜隐着手工艺人的温情与灵魂,那是难以在流水线复制的商品上触摸到的情怀。所以,他在时间“缓行”的鸣鹤古镇开了一家名叫“熊娃娃”的竹制工艺品店,不为赚多少钱,单纯出于喜欢,想把前人生活的智慧结晶传承下去。

  那年月,竹编是生活的烙印

  对于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与河为邻,与土为伴的蒋薛亮而言,竹制品可一点不陌生。他会背着竹篓下河摸鱼、提着菜篮子下地挖菜,盛饭用的器皿、睡觉用的凉席、休息用的竹凳……小时候的生活到处都有竹制品的身影,竹子的清香弥留在他儿时记忆里。“现在看到竹篾编制的物品,闻到竹子的清香,小时候的过往就像电影情节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里放映。”

  最初对竹编技艺产生兴趣源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在鸣鹤,隐匿着不少民间手工艺人,从他们手中诞生了大大小小的传统手工艺品,其中自然不乏做竹制品的能工巧匠。“我们家附近有个阿婆,她做的扫帚、篮子等竹编制品又美观又实用,每次一出手就被抢购一空。”他说,小时候放学回家每每路过阿婆家,就会悄悄驻足观望好一会儿,看看阿婆今天又新添了什么竹编老物件。

  偶尔阿婆也会送他一两件竹编的小玩意儿,“可能从那时候开始的吧,对竹编制品有了一丝特别的情感。”阿婆的善意和精美的竹编品都有着家乡的味道,也在蒋薛亮心中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读大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篇关于“竹编大师”陈云华的报道。陈云华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着竹编的开发、创新和传承工作。他为竹子而生,视竹为知己,把竹用到极致。“他把一片篾条剥成24层‘纱’的绝技震惊到我了。”至今回想起来,蒋薛亮还是一脸的惊讶和崇拜,他说,看着竹编大师手中细细薄薄纵横交织的竹篾翻飞穿梭,一丝又一丝像是在无言地诉说着几十年与竹为伴的日子。

  “当时看完报道,就是莫名地很感动,当时就萌生了毕业后开一家竹编制品店的念头,不为赚多少钱,就是想传承这门手艺。”

  此时间,竹编是不曾忘怀的初心

  毕业、踏上社会,尽管工作忙忙碌碌,蒋薛亮却始终没有忘记心底的那份初心。他利用业余的时间,上网自学竹编技艺。

  一件看似简单的竹编工艺制品,实则包含了构图、选竹、劈篾、编织、上色等一系列流程,每一步都异常复杂,所有的活都体现在手上。竹条非常有讲究,根据竹器需要,有青黄、粗细、厚薄、长短和干湿之分,破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竹器的质量。“不少竹器不好看,都是因为这一步出了错。”

  竹条加工好之后就要根据所编器物的情况运用不同的编织手法编织。编织过程中,全凭双手让根根竹丝依胎成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宛如天然生成、浑然一体。一个精致的篮子往往需要二三根竹子,耗时一个多月。

  对于毫无基础的新手而言,一切都是摸索着前行。“我是真的领教了什么叫万事开头难。”原本以为根据视频的内容依葫芦画瓢即可,却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他“潜心”3天制作的“处女作”是个盛饭用的竹饭篓,但这凹凸不平、吡牙裂缝的玩意儿与其说是饭篓,倒不如说是个篾耙耙。

  “编制都是从局部开始,由于心中缺少整体的框架,所以最后呈现的物件形状就会偏离原本的轨道。”但蒋薛亮并没有气馁,“孰能生巧嘛,多练练总会成功的。”凭借着一股子的韧劲和心中的那份喜爱,蒋薛亮一边跟着视频自学,一边向邻居老匠人学习经验技巧。渐渐地,他手中诞生的竹编制品越来越有型,成品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给了他不少信心。

  如今,在他的“熊娃娃”竹制工艺品店中,有3成是出自他之手。这份传统的手艺还得到了国际友人的青睐。曾有来鸣鹤古镇游玩的外国旅人,被这些竹编小玩意吸引,“他们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工艺品,还买了些回去当伴手礼。”

  蒋薛亮说,从那些老匠人身上,他看到了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守得住那份寂寞,耐得了那份平淡,敌得过那些岁月,挨得了那些磨难。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门老手艺让他内心回归了宁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慈溪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慈溪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慈溪在线-让世界了解慈溪

今日慈溪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Powered By 天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