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史事钩沉 观海卫城池考略:城墙与护城河

历史 03-29

  史事钩沉 观海卫城池考略:城墙与护城河

  莫 非

  一

  观海卫城墙与护城河是卫城抵御外来侵略的最重要防御建筑。中国古代城墙根据结构和功能,主要由墙体、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和瓮城等构成,绝大多数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从城墙建筑的原材料区分,有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砖砌墙、石砌墙和砖石混合砌筑等多种类型。作为明朝浙江沿海防卫重地的观海卫城池,笔者依据历代史志和观海卫城及同时期卫所城池状况,结合历史地理测绘科学,考证分析观海卫城池的设计布局与结构功能,供广大地方文史专家批评指正。

  明洪武二十年,观海卫城筑成后,关于城墙与护城河,有关志书史料记载如下:

  明成化《宁波郡志》记载:观海城池,郡治西北一百一十五里,大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以慈溪县三十都定水寺塗田筑城凿池,建门两。永乐十六年都指挥谷祥增高四尺,环置敌楼,增建西北两门,各冠以楼,外罗月城。城周围四里两百七十四步,高两丈四尺,广三丈,上列敌楼二十八,窝铺三十六,雉堞一千三百七十,外钓桥四,池周围九百一十四丈,阔五尺,深一丈五尺(笔者注:此句有误,阔应大于深)。龙山城池,隶观海卫。

  民国四明张氏约园抄本的嘉靖《观海卫志》记载有:城周围四里三十步,高两丈四尺,阔三丈。初制止东、南两门。永乐十六年,都指挥谷祥增辟四门;门之外罗以月城,置吊桥各一;城之上,敌楼二十八,巡警铺三十六,雉堞一千三百七十。嘉靖三十五年,倭奴入寇,总兵官卢镗建议增置木栅于城上。城周围九百一十四丈,阔六丈,深六尺。嘉靖三十五年,指挥孙荣重浚之,加深五尺。

  1853年4月30日(清咸丰三年),上海英文周报《北华捷报》(1864年7月1日改为《字林报》)连载玛高温(D.J.Macgowan)的《走访杭州湾福建人的部落》,其中对观海卫城墙描述有:城墙修造于1388年,周长4里,20英尺高,30英尺厚。有四座城门,分别与它们的命名所依据的基本方位相对应。每座城门上都有一个塔楼,城墙上共有28个瞭望台,在女墙上有1370个垛口,而在城内还有36处存放武器的库房。

  天启《慈溪县志》与雍正《慈溪县志》记载观海卫城均为:高两丈四尺,址广三丈,延袤四里,辟东南西北四门,外设吊桥,门各有楼,罗以月城。城之上有雉堞一千三百七十,敌楼二十八,警铺三十六。外为濠,九百十四丈。城始于洪武二十年……永乐十六年,都指挥谷祥增崇之。康熙十年奉文修筑。

  光绪《慈溪县志》观海卫城记载有:城周围四里两百七十步(县档册一千两百八十八丈),高两丈四尺,广三丈。敌楼二十八,警铺三十六,雉堞一千三百七十。城外吊桥四,濠池周围九百一十四丈,阔五尺(笔者注:应有误),深五尺。

  光绪《余姚县志》观海卫城记载有:余姚与宁波之慈溪分辖,慈邑辖东南半城,余姚辖西北半城(《乾隆志》)……延袤四里,高两丈四尺,址广三丈。城门四,罗以月城。城上皆有楼,外设吊桥。女墙一千三百七十,敌楼二十八,警铺三十六。濠九百一十四丈。永乐十六年,都指挥谷祥增崇之。国朝康熙十年奉文修筑……观海卫兼辖浒山汛。

  又有光绪《余姚县志》卷12《兵制》记载:案卫所之制,明初刘基基之,汤和成之,迄至明季,间有增损,主海防者较内地为尤重。

  嘉靖《浙江通志》卷57《经武志第九之一》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杭州卫都指挥使司,洪武八年(1378年)改为浙江都指挥使司,领卫一十有六,曰:杭州前卫、杭州右卫、绍兴、宁波、台州、温州、海宁、昌国、松门、临海、金乡、海门、定海、磐石、观海等。

  光绪《慈溪县志》卷十五记载:观海卫城隍庙,县西北六十里,明洪武三年六月建。又据《明史·汤和传》记载,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朱元璋命年已六十的汤和与方鸣谦巡视东南海防,设置卫所。明嘉靖《观海卫志》记载,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在定水寺有灌溉排水设施的农田上,筑成观海卫,内有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外辖龙山千户所。

  综上所述,浙江地区卫所于明洪武时期基本完成了总体建置,沿海卫所体系建置肇始于明洪武年初的预先规划,其中尤以洪武二十年所置卫所最为集中。所以,早在明洪武三年六月,设置观海卫就已列入了浙江沿海防卫的计划,并且在洪武八年筹备建造观海卫城。卫城尚在规划设计中,护佑城池的城隍庙先在疆刹墩建立起来。洪武十六年(1383年),观海卫在今鼓楼山下建立规模化的兵器工厂——军器局。明洪武八年开始建造的观海卫城可能只是土城,明洪武十九年在信国公汤和的督造下,在伏(福)山石孔开采优质石料,将观海卫土城改建为石城。洪武二十年(1387年),观海卫城建设基本完成。

  二

  笔者老家就在观海卫卫城东北城墙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卫城的东北与西北尚存几百米长的土城墙。当时城墙剖面呈“凸”字形,城墙底宽约15米,上宽近5米,高度约6米多。城墙大多分配给附近农民为自留地,种植有零散的楝树和一些蔬菜。当年,有邻居造屋,在外城墙“凸”字形中间直角处下挖,能挖掘出大量0.5米到1米长,30×30厘米的方形条石来。听邻居老人说,这样的条石,只在城墙外立面有,而城墙内立面则没有。城墙外“凸”字形3米高的平台地,是城墙坍塌整挖形成的。我问他们有没有挖出过城砖?都说没有。三十年来,笔者一直留意城内老屋墙体中有没有规制统一的大城砖,却始终没有发现。

  中国古代城池的城墙大多以土为主,用夯土版筑法进行施工,汉代开始有砖砌城墙。到了明代,国力强盛,经济及手工业发达,制砖烧砖技术也发展迅速,所以全国的许多城池都建造了砖砌城墙。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多山,石材资源丰富,建造的卫所城墙大多以石砌为主。而观海卫地处慈北滨海平原,条石开采资源欠缺,而制砖取土的来源丰富。至今四十年前,许多生产大队有砖瓦窑场,不明白明初观海卫城墙的砌筑为何不用城砖呢?

  后来,听史志办童银舫老师分析慈溪越窑青瓷在南宋以后衰落的原因,一是优质瓷土瓷矿来源日趋匮乏,二是森林被砍伐殆尽,导致越窑周边生态系统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大批烧造技艺精湛的工匠外流。可见,明初时期,达蓬山、五磊山、栲栳山等岭林木枯竭,根本难以大量提供足够城砖烧制的木材柴草,所以信国公汤和等督造观海卫城,不得不以条石砌城。然而,观海卫周边浪港山(卫山)泽山都是花岗山岩,开采不易,唯有伏(福)山石孔可以开采。因此,方圆四五百米面积仅十余亩的石孔山峰被完全挖平,还向地下深挖四五米,形成了一个水深而清澈的大水潭。

  北宋李诫所撰《营造法式》中有关筑城规定,对城墙的高、宽记载为:“筑城之制,每高四十尺,则厚加高一十尺;其上斜收减高之半。若增高一尺,则其下厚亦加一尺;其上斜收亦减高之半,或高减者亦如之。”也就是说,若墙高为四丈,则墙基宽五丈;若墙高再增(或减)一尺,则基宽亦增(或减)一尺,顶宽增(或减)五寸。

  根据笔者当年所见及老人们的流传,结合史料记载,观海卫城墙基本符合北宋《营造法式》。城墙在初建时剖面呈半个“凸”字梯形结构,外立面与墙底面约为80度夹角。为增强城墙体后推力,便于兵马上城通行,内墙面两段梯形缓坡与城墙底面均约为70度夹角。城墙高7.2米,上面宽约3米多,底部宽约9米,有马道斜坡处则底宽12-15米,内城墙中间马道台地宽约3米。

  与国内其他卫所城池不同的是,观海卫拥有双护城河的防护水系。在卫城正方形的护城河外,还有一条并行的二河环绕,当地百姓俗称为泥河。至今,在观海卫的护城河外,仍可见多条二河遗存。在宁波慈城的南门外,也参照观海卫建有这样的双护城河水系。观海卫护城河同二河之间有5—10米宽的堤塘,二河并不连贯,每隔百余米有泥路相隔。如若发生战争,由敌方攻打观海卫城,只能先通过泥河间的泥塘小道,再攻渡护城河,这样,即使攻城兵力再多也难以得到有效展开。在笔者记忆中,即使旱季时护城河干涸,泥河里还是清水满塘,城外百姓饮用洗涤皆靠泥河之水。根据史料零星的记述与工程土方量的计算,二河的开掘应该在明永乐十六年由都指挥谷祥督建,开掘的二河之土用于城墙增高四尺。明嘉靖三十五年,总兵官卢镗建议在城墙之上增置木栅于。同年的观海卫指挥使孙荣又重浚护城河,加深五尺。清康熙十年,观海卫城曾奉文修筑。

  到了清初改“卫”为“汛”,即观海卫汛,由绍协城守营的右营驻防,乾隆年间兼防浒山所城汛。清中后期,观海卫城的战争防卫功能已不足,所以美国浸礼会传教士玛高温(D.J.MacGowan)在清咸丰三年(1853年)来到观海卫,在南门一带所见城墙仅六米多高。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时,光绪《慈溪县志-城垣》载:观海卫城塌坏多年,城门无从启闭,因无关保障、无仓库、监狱,久经停修。观海卫的军事防卫松懈,城池坍塌不修,海防功能萎缩。直至解放前后,观海卫城南部当地居民在城墙上下陆续建造房屋,城墙上面与外立面的条石被扒挖殆尽,仅在东西门以北还留存一千余米的大段城墙。土地改革后,北部的城墙被挖低三米左右,填整为墙外三米高的台地,使城墙剖面呈凸字形,供附近农民作为自留地种植。

  1969年珍宝岛事件之后的四月份,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1970年5月20日,毛主席又发表《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全国上下都开展了群众性挖防空洞、防空壕的热潮,观海卫城内也声势浩大地进行深挖防空洞工程。其中东城墙的防空洞挖掘工程最大,动员了观海卫镇的农民学生约一千余人。防空洞从辅仁堂对面开挖,向南到草庵对面城墙段,向北一直到东北城角。防空洞地道高宽约为两米,长达两百余米,无木桩或混凝土撑拱,里面还有若干粮食物资储备洞和观察口。可惜仅半年之后,城墙内防空洞全部倒塌,城墙表面呈现许多大裂缝。

  此后,观海卫居民在北部的城墙上也开始建房,到1985年前后,再无原始城墙体,只有在北城东城西城一带还有房屋地面高达两米的城墙遗迹。

  三

  那么,按《明史》与嘉靖《观海卫志》记载,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洪武帝朱元璋命汤和、方鸣谦巡视东南海防,设置卫所到洪武二十年观海卫城筑成,其工程量有多大?一年多的时间能不能正常建成?

  根据明嘉靖观海卫卫志所载的城墙高宽与护城河深宽,以及现在城墙遗址与城河长度,计算观海卫城墙的土方筑造工程量约二十五万立方左右;护城河的土方挖掘工程量约二十万立方左右,后加护城二河开掘工程量约十万立方左右;城墙外立面、上面及城门城楼、雉堞警铺敌楼等石料的开采砌造量约一万五千立方左右。

  古代土建工程不能与现代机械设备作业相比,但改革开放前的水利土建工程还是可作参考。1991年《慈溪水利志》记载上世纪七十年代河道开掘工程土方及用工情况,徐家浦新开八塘至九塘河道,长1070米,河面宽60米,河底宽50米,河底高程1.5米,完成土方11.77万方,投工10.5万工。郑家浦新开八塘至九塘,长2025米,河面宽50米,河底宽40米,河底高程1.5米,完成土方18.23万方,投工17.5万工。

  明初观海卫护城河的走向测量、土方挖掘、泥土挑运等相对比较简单,参照徐家浦、郑家浦的用工量,明初观海卫护城河的用工量约需25万工。城墙土城的城基处理、泥石混填、泥土堆筑、木板版筑、锤打夯实等比护城河开掘复杂,土层需10-15厘米锤夯一次。按护城河挖掘每立方用工量的四倍计算,估计用工量约需100万工。而石砌城墙从石料开采、条石加工、搬挑水运、依土砌造等,不仅施工难度更高,还需有经验的石匠按护城河每方挖掘工程量的三十倍计算,估计用工量约需40多万工。上述合计约需170万工。明初工程作业的挖掘填筑工具如铁器、夯锤等的普及完备应落后于解放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排除风霜雨雪的日子,一年按三百天计算,再加上城内道路军营及城楼敌楼城门等建造,即使有四五千名工匠、民工与后勤人员,也很难在两年之内把观海卫城筑造起来。结合同一时期沿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台州、温州等六府筑造的10卫30所,还有若干巡检司,关、隘、寨、堡、墩、堠等,要征用调动上千成熟的石木工匠和三四千民工到观海卫筑城,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明初观海卫城的筑造,从土城到石城,绝不会只用了两年时间,而是足足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

  四

  嘉靖《观海卫志》记载城周围四里三十步。明成化《宁波郡志》与光绪《慈溪县志》观海卫城记载稍有不同,为城周围四里两百七十步,池周围九百一十四丈。天启《慈溪县志》则记载观海卫城延袤四里。至今,关于观海卫城墙长度,慈溪地方文史研究爱好者大多引用嘉靖卫志四里三十步的说法。

  关于明朝一里等于现在多少米的度量衡,笔者难以找到统一确认的说法。周代制度六尺为步,一里是一百八十丈。唐以后五尺为步,直至宋、明,一里都是三百六十步,也等于一百八十丈。明代的尺度迄今出土所见仅有五支明代尺,其中以嘉靖牙尺为最精,尺长32厘米,其他尺长短不一。文献记载多以明抄与尺相校正,各家说法皆相近似,每一尺基本确定营造尺为32 厘米,量地尺为32.7厘米,裁衣尺为34厘米。清光绪34年(1908年)重定度量衡时明确规定: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十丈为一引,十八引为一里。

  按以上古代尺度规定,一营造尺相当于现在的32厘米,嘉靖卫志城四里三十步为1470步或7350尺,换算成现代度量长度为2352米;而按现代测量,观海卫城墙长度为3057米,换算明朝一步为2.08米。嘉靖卫志护城河914丈,为1828步或9140尺,换算成现代度量长度为2924.8米;而按现代测量,观海卫护城河长度为3370米,换算明朝一步为1.84米。

  令人更加疑惑的是,同一部嘉靖卫志所记载龙山所,城周围三里一十五步,为1095步或5475尺,换算成现代度量长度为1752米;而按现代测量,龙山所城墙长度为1640米,换算明朝一步为1.50米。

  笔者在1983年到1985年被抽调参加观海卫镇第一次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亲历观海卫城的测绘。每个街弄道路、房屋建筑、河道池塘甚至每根电线杆,都是用皮带尺一一丈量出来的。最后由本人把各村的测绘图进行汇总,描绘成1:500的观海卫平面图,后又缩小绘制成1:8000地图,印刷发行2000份。当年的测绘记录与今卫星地图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观海卫城墙长度为3057米,护城河长度为3370米。

  如果按现代测绘长度来核算,明卫志记载的观海卫城墙长度应该为9553尺,即五里一百一十步;护城河长度为五里三百零六步,即1053丈。如果按同一部卫志记载的龙山所一步为1.50米计算,则观海卫城墙长度为10200尺,即五里两百四十步;护城河长度为五里四百步,即1100丈。

  清道光《浒山志》城池,记载浒山城周围三里一二十八丈,即三里两百五十六步,按今实际1980米,换算一步为1.48米。其实际尺寸与换算标准与龙山所基本一致,龙山所城与浒山所城的方志记载与实际大体相符。

  也就是说,观海卫城墙在卫志的记载中被缩短五分之一以上(23.1%)。核算成面积,则观海卫城区域被缩小了41.5%左右!

  五

  曾长期跟随近代建筑大师梁思成的著名建筑史学家张驭寰在《中国城池史》中介绍:城墙一般由墙体、女墙、垛口、马道、硬楼或团楼、敌楼、角楼、城楼、城门和瓮城等组成。观海卫城墙的雉堞即为垛口,约2.5米设一条石雉堞;女墙一般是城墙上方两端的防护性矮墙,防止士兵从高墙上跌落。根据笔者分析与少时所见,观海卫城墙外侧条石雉堞下有女墙,而城墙内侧因石料资源欠缺,没有砌筑,因此也无女墙。

  城墙的硬楼或团楼就是警铺,也称窝铺,方形或六角形为硬楼,圆形为团楼。警铺一般不设门,是守城士兵执勤、休息、放置守城器械的临时住所,面积大多为两平方米左右。《明太祖实录》记载,规定的内地城池“每二十丈置一铺”,观海卫城墙三十六座巡警铺,约70米设一警铺,大体符合明朝廷规定要求。

  敌楼作为瞭望和攻击用,大多为木结构建筑,一般直接建在城墙上或城墙外凸出的马面上。从七十年代遗存的东北城墙来看,难以判断观海卫城墙是否有马面。观海卫城墙二十八座巡警铺,应在东南西门两侧各设有四座敌楼,北门外有浪港山(卫山),故城门两侧各只设两座敌楼。

  其他作为古代城墙建筑配套的角楼、箭楼、藏兵洞等由于史料记载不详,遗迹难寻,故无法一一考证分析。

  《观海卫志》四卷编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未见刊本,只有抄本传世。临观把总周栗、观海卫戎政王心采揖,慈溪学生员张训撰次,宁波府学生员胡钺、绍兴府学生员王政校正,浙直地方总兵官卢镗、云南布政司都给事中张尧年作序。卫志凡例言:观海卫旧无志,今惟考诸记载,访诸耆硕,证诸见闻,取其灼然可信者书之,并不敢妄以己意轻入。但记载不厌其详,俟后之君子可据此以加笔削也。从今存卫志抄本来看,由明清后人补充录入的材料颇多,许多明显错误的文字也很多,似与历代反复传抄有关。城墙长度与卫城面积的大幅度被缩小,无论是明成化《宁波郡志》记载还是嘉靖《观海卫志》记载,不太会是传抄所误,应该是卫城指挥使和卫志编簒者故意为之。究其原因,史书志料均无记载,笔者只能结合观海卫城之其他历史因素,另文探讨分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慈溪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慈溪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慈溪在线-让世界了解慈溪

今日慈溪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Powered By 天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